故事1

我们公司最近提交了一个提案,提案是关于如何提高某产品的用户体验(UX)的。但客户在年初告诉我们,公司高层不认为UX的改进是第一优先级,所以没有批准预算。

我听了以后不禁思考:在什么时候, UX 研究是相对不重要的?

 

我的思考:

我想,当一个产品被制造出来并且获得一定市场份额的时候,它一定在最初战略阶段就有意或者无意地注意到了用户的需求以及体验。这意味着:

  1. 这个产品解决了用户的问题(这一定是思考用户需求的结果)
  2. 这个产品的使用感受优于用户之前的解决方案(不管是靠运气还是研究结果)
  3. 产品的价格可以被用户接受

这三者的结合导致了产品的成功,最终让企业进入扩张阶段。

 

但紧接着我们就迎来了转折:

 

在公司进入扩张阶段,销售和生产成为了最主要的任务,在一开始起到关键作用的用户研究和UX反而被挤到了后面。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

 

故事2

一个画家在其艺术生涯早期会尝试很多风格,他需要找到自己的风格,也需要找到市场接受的美学。在画家圈,大家都心知肚明的一个困境是:当一个画家的某一种风格被市场接受时,就意味着画家的自由度被定格了。 商家会不断地订购这种风格,因为它保障了可预见的稳定销售。 当画家决定追求自己内心的自由而改变风格时候,他有可能会流失老客户,而积累新客户则需要时间。

 

我的思考:

这也许也适用于用于扩张阶段的产品。当市场接受了这个产品以及它的UX时,保持不断就是最稳妥的方法。只要用户体验不是差到用户放弃这个产品,UX的提高就是风险大于收益。

过度优化反而会导致现有的用户流失,而新用户还没补充进来。

此时UX研究退到了不重要的位置。

 

那什么时候会出现下一个转折点呢?

 

我的进一步思考:

在波特五力模型中,潜在的竞争者与替代品时刻都是一个公司产品的威胁。

当竞争者与替代品

  1. 提供了更好的UX,并且价格一致  或者
  2. 提供一样的UX,但价格更便宜 时,

 

公司的销售会出现停滞甚至下降。在现实中,很多公司这个时候会重新开始探索用户需求以及UX。此时UX 部门的角色像是一个救火员, 但他们工作并不是推动创新,而是去拯救一座正在燃烧的房子。

 

企业此时才意识到:销量下滑、用户流失、资金短缺,于是不得不重新关注 UX 研究——但这并不是出于战略考量,而是被迫的危机应对。

 

这不是主动的战略布局,而是被动的危机管理。

在经济繁荣时期,UX 被视为次要因素;但当财务状况恶化时,它却被当作紧急救命稻草。

然而,这样的企业并没有真正认识到 UX 研究的价值,它们只是对市场变化做出反应,并被动地改善用户体验,而非主动利用 UX 来驱动创新。

 

故事

在刘慈欣的科幻故事《三体》中,他引入了降维打击的故事。即地球做了各种准备对抗外星的攻击,但没想到外星文明用二维铝直接把太阳系二维化了,完全不给地球任何反抗的机会。 这个概念也被引入了商业社会,比如相机的发明对画家就是一种降维打击,数码相机的量产对胶卷相机也是一种降维打击。

 

我的思考:

我们的第一反应可能是:这不是科技的发展吗? 和用户研究以及UX有什么关系?

在这里我们需要看到用户研究的本质:当我们在访问用户有关UX的内容时,我们到底在询问什么?

如果 UX 研究只是用于优化产品体验,那么它永远只是竞争的跟随者,而不是变革的领导者

优化UX 并不等于创新。

胶卷相机可以无限地提升换胶卷的UX体验,但是这真的可以引发变革吗?

不管我们是在讨论使用场景,用户的情绪,用户的旅程,竞品分析,使用性测试,我们都在讨论的是 用户在使用该产品时的深层需求,他需要解决的问题到底是什么问题?

 

深层需求,是科技创新的开始点。

 

UX研究,则是探求深层需求的火炬。  真正的 UX 研究,应该是帮助企业发现降维打击的创新机会。

 

结语:

我看过一个关于玩具设计的纪录片,培训师给设计师两个任务:

第一个任务:设计孩子的水杯。结果:设计师设计出来一些符合儿童人体工学的水杯。 第二个任务:小孩要从A地把水运输到B地,请设计师给出解决方案。 在这个框架中,设计师最后呈现了各种有创意的解决方案, 比如吸管,便携式水袋,自动供水系统等等。

这个案例说明了UX研究以及它的结果的真正价值:

UX 研究不仅仅是让按钮更好按或者做出一个更好用的水杯,它的真正价值在于帮助企业看清用户真正的需求是什么, 并且给予研发部门真正的自由。

 

总结:

UX研究不仅仅是优化:当企业专注于产品或者服务的优化,而忽视了用户深层需求时,他们往往会成为下一个被降维打击的对象。

 

真正的UX研究应该探究用户的最深层需求,然后给与研发部门翅膀这些聪明的同事不应该每天只是修补产品,而是创造未来。

 

史比格研究所提供用户体验和用户研究以及产品开发协助。


我们不会停留在消费者表达的表层愿望上,我们会深入了解用户的实际需求。我们的跨职能团队由功能负责人、设计师和用户研究人员组成,跨职能团队的密切合作可以为客户提供整体解决方案。info@spiegel-institut.de

作者:刘悦

 

更多资讯